小說的《那些年》,九把刀曾經兩次以安達充的漫畫《H2》比喻柯景騰與沈佳儀的關係。尤其喜歡《H2》的我當然沒有忽略這一細節。選擇以《H2》作喻,除因為九把刀成長於那個年代(《H2》連載於1992年-1999年),戲中男女主角的關係與《H2》主角國見比呂、雨宮雅玲確有相似之處。
《那些年》中第一次出現《H2》是寫柯景騰與沈佳儀的3cm身高差距,年少的柯以為那差距是決定性的阻礙。
「不只如此,更驚人的是沈佳儀居然還在長高,這點讓只有一百六十四公分的我常常處於迷惘的算盤裡。後來,沈佳儀來到一百六十七公分,高了我三公分。這短短的三公分,後來成為我不斷努力想要跨越的屏障。實在是有夠累。這種差距讓我想起了漫畫《好俅雙物語H2》中,一開始在身高輸給青梅竹馬雨宮雅玲的國見比呂……」
3cm的差距在十來歲時是一萬丈的距離。也因為這樣,雅玲從來沒將比呂當成一個異性看待。直至他遇上另一個男人才知道比呂的好;才知道比呂是如何喜歡著自己。正如沈佳儀最後才知道她難以再找到一個好像柯景騰如此喜歡自己的男生。不是誰的錯,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H2》裡的比呂長得快一點;雅玲遲一點認識橘英雄。結局也許不一樣,但事情從來沒有如果。
第二次出現《H2》,成長後的作者明白到,從來就沒有所謂的三公分阻礙。他亦借《H2》的結局感慨地表現這一點。
「在安達充的經典漫畫《H2好逑雙物語》中,矮雅玲一個頭的比呂,最後在身高追過雅玲後,還是沒有能夠跟雅玲在一起。」
比呂後來在身高追上了雅玲,並在各方面都成為一個好的男人,沒有人比比呂更了解雅玲、更喜歡雅玲,可是最後他們還是沒走在一起。戀愛從來都不是條件的分野,用理性去估量感性的事是我們小時候都會犯的錯。後來,柯景騰明白到他們的差距不是身高上的三公分,也不是他帥不帥、成績好壞,他們只是、就只是沒有在一起而矣。
說起來,以《H2》作喻,也有著一種青春的苦。
《H2》最終回,比呂在比賽上投出一記直球三振橘英雄,卻在與英雄的戀愛勝負中失去了雅玲。也許,他終於明白到人生從來沒有勝負之分。從青春的夢中醒來,他勝出了甲子園的比賽、他失去了雨宮雅玲。在熱鬧與落寂中,他成長了;從只有棒球與戀愛的世界中醒來,面向真實世界。正如柯景騰最後,也終於明白人生不是只有戀愛。從青春的世界中醒來,永遠失去那份青澀的幼稚。
當然,《H2》與《那些年》的結局都沒有那麼苦。成長不是一件苦事。只是回首過去,我們才發現,當年的我、你、他,也各自有著如此令人著迷的青春故事。而每個人心裡底,也許都只是想單單說一句「我從沒有忘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